一、首席科學家簡介
程建遠,男,1966年生,陜西乾縣人,現任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物探研發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二級首席科學家,中國煤炭學會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第五屆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煤炭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礦井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團隊學術帶頭人、煤炭行業物探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注冊地球物理工程師。
《Applied Geophysics》《煤炭科學技術》《煤田地質與勘探》《中國煤炭地質》《陜西煤炭》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學位中心博士論文、博士后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核心期刊評審專家;陜西省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工程物探專業委員會、國家礦山安全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曾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主持/參加國家863、973、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科研院所專項等各類縱向項目30余項和大型橫向工程項目近40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個項;參與《活動斷層探測》《煤礦地質工作規定》等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制定。出版專著8部,發表論文134篇,授權專利11項;取得5項軟件著作權,培養研究生39人。
二、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面地震、礦井槽波、微震監測、隨采地震、隨掘地震等方法技術及儀器裝備的研發。
三、研究成果
(1)提出了“煤礦采區三維地震資料地質動態解釋技術”
2001年提出“三維地震數據資源的地質動態管理技術”“三維地震、圖象處理、模式識別技術融合”的學術思想,2002年出版《三維地震資料微機解釋性處理技術》、2004年出版《礦井多元地質信息集成系統及其應用》2本學術專著,推動了該技術在全國推廣,顯著提升了三維地震資料的地質解釋水平。
(2)提出了“煤礦井下節點式槽波地震探測技術與裝備”
1985年我國引進的德國槽波技術與裝備,后因儀器笨重、施工繁瑣、效果不穩定等原因,該技術1995年后陷入沉寂。2010年,將地面地震勘探技術與裝備的核心理念引入煤礦井下槽波地震,開發出煤礦井下節點式槽波地震儀及配套處理軟件,引領了國內外槽波地震探測的技術進步。
(3)提出了“煤礦井下隨采智能探測技術與裝備”
2011年,融合天然地震臺網、地面可控震源、微震監測技術以及隨鉆地震技術等多領域、多專業的技術交叉優勢,提出了“煤礦井下隨采地震勘探技術與裝備”的構想,實現了基于被動震源的煤礦井下隨采地震實時探測、動態智能探測,并向隨掘地震動態智能探測、隨鉆地震動態超前預報等方向擴展,將為煤礦智能開采提供智能探測技術與裝備的支撐。
四、論文論著
論著:
《三維地震資料微機解釋性處理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年;
《礦井多元地質信息集成系統及其應用》,煤炭工業出版社,2004年;
《數字信號處理》(譯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技術指南》,煤炭工業出版社,2014年;
《煤礦地質工作規定》釋義,煤炭工業出版社,2015年;
《煤田地質勘探與礦井地質保障技術》,科學出版社,2018;
《煤礦井下槽波探測方法及應用》,應急出版社 ,2019年。
論文:
程建遠,朱夢博,王云宏,等. 煤炭智能精準開采工作面地質模型梯級構建及其關鍵技術[J]. 煤炭學報,2019,44(8):2285-2295
程建遠,覃思,陸斌,等. 煤礦井下隨采地震探測技術發展綜述[J]. 煤田地質與勘探,2019,47(3):1-9.
程建遠,朱夢博,王云宏,崔偉雄.回采工作面煤層厚度遞進式動態預測的試驗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19,47(1):237-244
ZHU Mengbo,CHENG Jianyuan,et.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coal seam thickness by using inseam seismic surveys and Bayesian kriging[J]. Acta Geophysica, 2019, 67(3): 825-836.
程建遠,姬廣忠,朱培民.典型含煤模型Love型槽波的頻散特征分析[J].煤炭學報,2012,37(1):67-72
姬廣忠,程建遠,朱培民.煤礦井下槽波三維數值模擬及頻散分析[J].地球物理學報,2012,55(2):645-649
陸斌,程建遠,胡繼武.采煤機震源有效信號提取及初步應用[J].煤炭學報,2013,38(12):2202-2207
程建遠,張仲禮,王信文.煤礦井下高分辨率地震探測技術[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7,25(5):14-16
程建遠,何文欣,朱書階.三維地震資料的構造精細解釋技術[J].煤田地質與勘探,2001,29(6):54-58
覃思,程建遠,胡繼武,等.煤礦采空區及巷道的井地聯合地震超前勘探[J].煤炭學報,2015,40(3) : 636-639
五、主要獲獎
序號 | 獲獎名稱 | 獲獎情況 | 獲獎等級 | 獲獎年份 | 備注 |
1 | 煤礦井下透視槽波地震技術與裝備 | 中國煤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2015 | 1 |
2 | 黃土溝壑區煤油氣共生礦井耦合災害防控關鍵技術 | 陜西省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2015 | 11 |
3 | 《煤礦地質工作規定》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科技成果獎 | 三等獎 | 2015 | 6 |
4 | 黃隴侏羅紀煤田煤油氣共生礦井耦合災害防控關鍵技術 | 國家安監總局第六屆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 | 一等獎 | 2014 | 11 |
5 | 煤田三維地震屬性地質動態解釋技術 | 陜西省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2012 | 1 |
6 | 煤礦采區三維地震屬性地質動態解釋技術 | 中國煤炭協會科學技術獎 | 三等獎 | 2010 | 2 |
7 | 老礦區深部煤炭資源井下綜合勘探技術及裝備研究 | 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2011 | 6 |
8 | 礦井多元地質信息集成系統 | 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 | 二等獎 | 2004 | 3 |
9 | 新疆戈壁地區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研究 | 陜西省科技進步獎 | 三等獎 | 2003 | 6 |
10 | 多波勘探資料處理及解釋系統研究暨縱橫波地震綜合探測技術研究 | 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1998 | 4 |
11 | 利用地震資料綜合解釋煤層宏觀結構和煤層厚度變化趨勢的方法研究、波動方程地震模型研究 | 煤炭工業科技進步獎 | 二等獎 | 1992 | 5 |